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撬动社会资本引智——比政府灵活 比市场权威
2014-11-18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引进外国专家总量将达197.4万人次,规模比“十一五”期间引智总量增长20.7%。
外国专家需求日趋旺盛,引智资金从哪里来?单靠政府出钱恐怕已经难以满足需要。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发挥其“比政府灵活、比市场权威”的独特优势,把财政拨款和社会资金有机结合,为引智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引智不能单靠政府“买单”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国家外专局,是一家为促进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提供基金支持和相关服务的非盈利机构。成立初衷是加强引智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拓宽基金来源。
20多年来,基金会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大力支持和推动了中国各级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大专院校和各类社会组织开展相关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然而,庞大的引智需求,单靠政府‘买单’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基金会主任苏光明认为,作为社会引智资金的募集者、管理者和运作者,基金会应由项目运作型基金会向资金资助型基金会过渡,发挥基金资助项目的专业优势。
2013年,基金会提出建设三项基金:行业人才发展基金、区域人才发展基金、中外双边人才发展基金,并正式接受社会捐赠。这标志着基金会正式启动基金业务。
今年开始,这三项基金将逐步成为基金会的主流业务。基金会的目标是回归“主业”,通过专业的基金运作,推动区域、行业和中外双边高端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基金业务实现“开门红”
行业人才发展基金的首个专项基金项目是中国新兴产业国际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目前已到位资金900万元。基金会与中国投资协会合作建立的这个专项基金,将主要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的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
区域人才合作发展基金的首个项目是首都金融人才国际化发展专项基金。此专项基金是由基金会与北京金融工作局、北京金融服务发展中心合作建立的,计划启动基金1000万元,用于重点支持北京金融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化合作。
关于中外双边人才合作基金项目,筹建中的两个专项是中韩、中瑞人才交流与合作基金。这两个基金专项将根据国情支持不同的领域,中韩人才交流与合作基金重点支持两国在农业、机械制造、现代服务业、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中瑞专项基金则重点支持两国在高等教育、企业管理、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此外,基金会还将设立专门的国际人才交流研究基金,用于海外人才智库建设。2012年开始,国家外专局专门组织外国专家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如何用好“外脑”、服务发展,将是该研究基金主要支持领域之一。
“小快灵”派上大用场
与“外专千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等高层次人才项目相比,基金会对企业和科研院所引智项目的资助更加灵活,尤其对短期引进外国专家效果更突出。
一次,某中型民营企业向基金会发来求助,一个技术难题需要请外国专家帮助解决,企业资源和资金都有限,国家扶持政策门槛又很高,比如“外专千人计划”要求引进外国专家至少连续来华工作3年,每年不少于9个月。事实上,外国专家三四个月就能解决他的难题。这种情况下,基金会的“小快灵”特点就派上了用场。
“基金会就是要发挥市场作用,与政府扶持政策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苏光明说。
目前,基金会已从社会募集民间资本约2200万元,主要来自香港新世界集团等境内外民营企业(机构)。加之基金会成立之初政府财政拨款的2.1亿元,政府、民间、市场三位一体的引智资金筹集格局初现端倪。
未来五年,基金会将加大社会募集力度,目标是累计募集社会资本不少于3亿元。同时,通过合法、安全、高效的投资方式,确保资本保值增值,为实现有效资助高端国际人才项目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